锅碗瓢盆交响曲散文

时间:2024-10-15 11:33:47
锅碗瓢盆交响曲散文

锅碗瓢盆交响曲散文

老百姓过日子,厨房是必不可少的,上讲究一点的叫厨艺,也叫下厨,老百姓就叫做饭。炒菜,炖菜,凉拌菜,米饭馒头烙饼。饭店分工就更细了什么红案白案改刀上灶让人目不暇接。有的地方干脆称呼自己的妻子就叫我们家“做饭”的,或者就叫“家里”的,都是表现了做饭这一主题。

老百姓的厨房交响曲难免锅碗瓢盆齐上阵,东辣西酸南甜北咸,一家有一家的习惯,一家有一家的好恶。记得小时候住筒子楼,整个楼层住户都到一个公共的厨房做饭,曹处长今天包饺子,贺处长家烙饼,冯师傅家吃面条,丰富多彩五彩缤纷。谁家的水壶烧漏了底儿,谁家的马勺炒菜着了火,谁家洗碗打了盘子,满楼皆知家喻户晓。最难的是炖鱼,因为每户人家一年到头,到春节才吃上一回鱼,练手的机会微乎其微,上手就是实兵操练,没有演习。所以,无论是谁家炖鱼都是细心看护,丝毫不敢马虎,否则年夜饭上的“年年有余”就会成了“黏糊黑鱼”了。记得那年过节,父亲教我炒花生米,我贪功求快,结果花生米炒的焦糊,不堪入口,自责的我连年夜饭都没有吃好。如今不同了四季菜肴大同小异,只是价格上略有差别。每逢周日一家老小在一起聚餐,大盘小碗一应俱全,海鲜山珍随意采购,孺软筋道各取所好。三年困难时期曹处长家的刘姥爷(曹处长和岳父在一起住,我们都随着曹处长的女儿叫刘姥爷)做了菜团子,就是将半熟的菜团子在面板上滚一层面,再放到笼屉上蒸,给楼里一帮馋的嗷嗷叫的孩子们一人一个,乐的`我们捧着菜团子,几口就咽下肚,赶紧回家缠着父母也做点菜团子吃。那时候家家都是吃供应粮,大人有大人的供应量,孩子有孩子的供应量,按照身体消耗量的不同有各自不同的标准。半大孩子活动量大不够吃,油水又少,吃顿饭上外面跑几个来回就回来喊饿。奶奶给几分钱到小副食店买几颗糖打牙祭,就高兴的不得了,遇到小朋友忍不住拿出来炫耀,惹得小朋友满街跟着跑,最后还是几个孩子分吃了仅有的几块糖,然后再屋前屋后的疯跑,踢毽、打嘎、玩的不亦乐乎,没有愁事。在我们心目中那个菜团子就是美食,那个大厨房就是最好的食堂了。

老百姓家里谁入主厨房也有争议。几千年来男主外女主内,女子无才便是德,上敬老下爱小,好像相夫教子就是女子的价值所在。近些年提倡妇女解放,倡导男女同工同酬,各级政府的班子里都配备了相当数量的女干部代表,在妇联就更是女人的天下,一枝独秀。在家里男人做饭看孩子,几成风气。男人们也争气,在原来几乎不插手的厨房里大显身手,钻研厨艺乐此不疲,在女性的特殊日子里,有的男性甚至家里外头一把手,买菜做饭收拾屋,一点也不怯于女性。男人们在现代的中国称得上是模范丈夫。虽然男人们在家掌勺做饭,好像是有失体面不务正业。男人嘛就应该在社会上打打拼拼,争得一席之地,借以养家糊口,不应该在厨房里耍耍刀叉,抡抡擀面杖,太小家子气,没有男子汉气魄。然而事情就是那么怪,男人们硬是坚持下来。到现代遇上号称女汉子的一代潮女,好像就应该是男人们操勺炒菜,到了女人们享受的时候了。怪就怪吧!谁让我们都是爱妻模范呐!呵呵!当然要是遇到小鸟依人贤妻良母型的女孩,坚决要为夫君操持家务,红袖添香,举案齐眉,还有一身让饭菜喷香糕饼叫绝的好手艺,男人们还是当好自己的大丈夫,乐哉悠哉当好自己的甩手掌柜,每月上缴一定数量的血汗钱,万事大吉。

悠悠万事以此为大,柴米油盐酱醋茶,锅碗瓢勺小抹布,缺了哪一个厨房就会玩不转了,但关键还是有人,有一个会生活,懂得谦让勇于承担的主妇或是主夫。

《锅碗瓢盆交响曲散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