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游前做好准备降低高山症发生率

时间:2024-10-15 11:32:32
旅游前做好准备降低高山症发生率

旅游前做好准备降低高山症发生率

旅游前做好准备降低高山症发生率,高山景色秀丽,爬过一次就会上瘾,可是我们在登山之前是需要准备一些事情,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,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旅游前做好准备降低高山症发生率。

  旅游前做好准备降低高山症发生率1

高山症的介绍

高山症就是人体在高海拔状态所產生的急性或慢性病理性症状,随著高度的增加,大气压力逐渐的降低,吸入的氧气也随著降低,当上升的速度,超过身体适应的能力时,高山症就会发生。

不是所有人至高山都会有高山症的症状,若有以下危险因子的人比较容易有症状:快速的海拔上升、扺达的绝对海拔高度、睡眠的高度、激烈运动、寒冷及低体温、使用中枢神经抑制剂(包括:喝酒及安眠药)、曾有高山症病史、长年住在低海拔地区、有慢性心肺疾病。

高山症依不同症状有不同分类

● 急性高山症(Acute Mountain Sickness, AMS)

在上升高度之后,有头痛加上下列症状至少其一,肠胃不适(食慾不振,噁心,呕吐)、疲惫衰弱、头晕头昏、入睡困难 。

● 高海拔脑水肿(High Altitude Cerebral Edema, HACE)

有急性高山症症状,同时,步态不稳或意识改变;或不管有无急性高山症症状,步态不稳而且有意识变化。

● 高海拔肺水肿(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, HAPE)

近海拔爬升,出现下列现象:

★ 症状至少有二:休息状态下有呼吸不适、或咳嗽、或虚弱无力或运动能力下降、胸部紧缩或充胀感。

★ 病徵至少有二:至少一侧肺野有囉音或哮鸣音、或中心型发紺(发紫)、或呼吸过速、或心搏过速。

高山症预防与处置

● 药物预防

对于曾有高山症病史或未採用渐进爬升的人,可考虑使用丹木斯acetazolamide(Diamox) 一天两次 125-250 mg

,爬升前48小时开始服用,至目的高度后继续使用至少48小时。

如何处置:

● 轻度高山症,通常可不必立即下山,能在同样高度下,经过适应而症状改善。、

中等度症状如经过24小时适应或治疗,症状仍严重无法改善时,则应立即下山。虽然降低高度降得越多越好,但一般降低500-1000公尺,即足以使症状明显改善;

对于轻度高山症病患,则通常只要下降70至140公尺,症状即可明显改善。

● 如有严重的症状,如高山脑水肿(步态不稳、意识不清)、高山肺水肿(发生咳嗽有泡沫状带血色的痰或肺听诊有囉音时), 则应立即下山。

药物治疗:

目前被证实,对治疗及预防高山症有效的药物,包括:丹木斯、类固醇、 钙离子阻断剂。

● 丹木斯

(Diamox):作用机转是因有促进碳酸排除的利尿作用,发生轻度的代谢性酸血症,而刺激呼吸增加换气使动脉血氧上升而產生效用,同时它也会减少脑脊髓液的.產生并减少其总量,已证实对治疗及预防高山症有效。

使用剂量为250毫克,一天三次。

● 类固醇

(Dexamethasone):作用机转目前仍不清楚,认为可能是因改善微血管细胞膜的完整性,使脑血管收缩。对高海拔脑水肿及中度以上的高山病有治疗效果,剂量为口服、肌肉或静脉给予8毫克后每六小时给予4毫克。

● 钙离子阻断剂

(Nifedipine):可有效减少肺血管阻力及肺动脉压,证实对治疗高海拔肺水肿有效Nifedipine成人的剂量为10-20毫克,每八小时给予或每12-24小时给予长效型製剂Nifedipine30毫克。

  旅游前做好准备降低高山症发生率2

1、确实做好高度适应

到了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山,由于空气稀薄、大气压力降低,人体可利用的氧气量不够,会造成身体不舒服,这就是高山病。

急性高山病(Acute Mountain Sickness,AMS)是登高山时最常见的病症,发生机率高达36%,患者会头痛、头晕、噁心呕吐、没胃口、疲惫虚弱、睡眠困难等。另外,有0、5~1%的人可能会出现高海拔脑水肿(走路不稳、意识改变或神智状态改变)或高海拔肺水肿(嘴唇、鼻子无血色,出现气喘哮鸣声、呼吸困难、胸闷、咳血、心跳及呼吸加快),都有可能致命。

想要预防高山病,只有两种方法,一是吃药预防,二是妥善安排登山行程来做好高度适应。

快速上升高度、目的地过高(尤其是夜晚停留时睡觉的高度)、曾经发生过高山症,都会增加发生高山症的机会,曾经发生过高海拔肺水肿的人,如果上山前没有先服用药物,再发作的机会高达60%,而上山前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,也会增加高海拔肺水肿的机会。

如果不想吃药,登山时间也比较充裕,则可放慢上升速度、先在中海拔地区过夜,多喝水、避免饮酒,即可慢慢适应高度。

登山时每天爬升高度最好控制在600~800米,只要做好高度适应,就能降低高山症发生机率。

2、随身携带雨衣、保暖衣物

很多人都知道严重的高山症会致命,却忽略失温的可怕。

穿错衣物上山很危险,登山时要穿透气排汗的机能衣,如果内层穿棉质衣物,外层又只是一般的防风外套,水气排不出去,一流汗就全身湿透,很容易失温。衣服湿了必须尽快换上备用衣物,继续穿着湿衣服会更冷。

失温有多危险?体温降到摄氏35度时会严重颤抖,但意识还清楚;一旦降到32度时则意识模糊、停止颤抖、逐渐走向死亡了。

为了避免失温,就算只是轻装冲顶,背包里也应该携带下列物品:风雨衣、备用保暖衣物(用双层塑料袋包起来防水)、头灯或手电筒、粮食、水。有些人会嫌带雨衣、备用衣物很重,但这些都是预防失温的法宝,很有可能爬了十次山都用不到,但只要用到一次就是救你一命。

3、慢性病患在登山前 应先咨询医生,调整用药

得到医生同意且充分准备后,慢性病患是可以登山的。例如轻度高血压且近几个月都控制良好者、稳定且轻度心脏衰竭患者可以爬山(但仍有可能会突发严重的心律不整),中、重度或不稳定者则应避免。

曾在山里碰过有山友装了6支心脏支架,风险非常高,像是在赌博!缺氧、低温及劳动会让心绞痛的机率增高,如果在平地就经常使用硝化 甘油的人,不建议再去爬高山,因为高山上氧气稀薄,会让心脏负担变大,心绞痛、心脏缺氧的情况也会更严重,甚至发生猝死。

慢性病患者登山时一定要携带药物,在山上要送医很困难,一旦不舒服,就要趁症状还轻微的时候赶紧处置、用药,让症状缓解。

4、小步慢慢走,行进间不要喝太多水

抽筋不一定是没热身,跨太大步、喝太多水也会害你抽筋。脚步小、走得稳,比跨大步、走得快重要,没经验的登山者经常会仗着一开始体力好,上坡跨大步、走很快,这样不但容易累,也容易抽筋,自己通常都是慢慢走,却可以连走10几个小时。

行进间不妨趁小休息时吃行动粮、随时补充热量,若等到肚子饿了再吃,体力没办法及时恢复;但水分的摄取则要注意,行进间不宜喝太多水,因为大量流汗再喝水,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不平衡而抽筋。

多喝水对预防高山症有帮助,但行进间喝太多水容易抽筋,所以喝水时机要调配,一般登山时,一天约需要喝2~3升的水,早上出发前可先喝700~800毫升,行进间少喝,等大休息或抵达营地后,再慢慢把水分喝足。

5、登山前练深蹲、慢跑、锻炼体能

登高山前的一、两个月,就该开始锻炼体能了。尼克表示,登山时会使用到的肌肉群偏重在大腿、小腿,建议练习深蹲,把大腿的肌肉群练起来,下坡时也比较不伤膝盖;还要靠慢跑训练肺活量,至少要训练到可轻松跑完3公里。

如果膝盖不好,登山时可以穿戴护膝、使用两支登山杖辅助,可以稍微减轻膝盖的压力,也能避免抽筋。

原本就有跑步等运动习惯的人,登高山时未必比较吃香,因为登山时需要的肌耐力比在平地跑步时更强。因此,除了深蹲与慢跑,爬楼梯(下楼改乘电梯)、爬郊山也是不错的肌耐力训练。

循序渐进、把体能调适好,爬山时就不会很累很喘,还有馀裕能欣赏沿途的风景,把体能锻炼好才能享受高山之美,爬完后还想再爬下一座山。

6、和队友一起走,不要独攀

独自攀登,发生山难的机率很高,山难有70~80%都是在独攀的情况下发生的,因此爬山时结伴同行很重要。

登山时,只要队伍拉太长,人就有可能走丢,尤其下山时如果天气不佳、云雾浓,稍不注意就容易走到岔路。

7、手机开飞航模式较省电

高山上的手机信号不如平地好,有时候云雾也会让信号不稳。如果遇到危急情况,最保险的还是自行携带手台(事先查好手台使用的频道)及卫星电话。

如果手机信号时有时无,改传短信会比拨电话好,因为手机只要一抓到信号就能把短信发送出去。

高山气温低,电池耗电也快,这时先将手机转为飞行模式或关机,电量可以支撑较久。手机如果开飞行模式,电量可以撑3天,若是一般模式,电池1天就没电了。

《旅游前做好准备降低高山症发生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